close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不上安親班的荳芽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她要學習的是比知識更重要的「生活」。
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荳芽在彩繪石頭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是她研究完石頭後,所延申出來的活動。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到公園去運動、伸展筋骨,這當然也是生活的一部份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荳芽正在讀繪本【小老鼠,謝謝你】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這也是每天例行的活動之一。

我們小時候放學回家,大家都是放牛吃草,大人都不太管小孩在幹嘛,小孩都是自己吆喝左鄰右舍的狐群狗黨出來玩,玩到天黑才甘心回家洗澡、吃飯。

那個年代的小孩因為物資缺乏,想玩什麼都得自己想辦法張羅,在玩的過程中,也就訓練出「無中生有」(現在說是「創意」)的能力。所以,即便只是玩,其實其中都已蘊含了不少足以應對生活的大能力。

現在的孩子不一樣了,如果你讓他自己決定玩什麼,我想大部份的孩子會選看電視、打電動。玩這些純感官刺激、缺乏思考練習的遊戲,只會讓孩子的反應呆板、腦袋僵化、兩眼昏花,還搞壞身體,無一好處。

為了避免孩子在家無所事事,我真的建議爸爸、媽媽應該適度的為孩子安排一下課後的生活。剛開始,孩子需要有人引導,藉由大人的啟發,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培養孩子有自我規劃時間的能力。

這樣的引導,在孩子愈小時開始愈好。

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,偏重在記憶、背誦,學習過程因此變得很無趣,難怪孩子一看到書就頭大,一談到「學習」,當然也就興趣缺缺。

所以,我要求老師帶荳芽的方式一定要好玩。把日常生活裡該學的事物,轉換成一種遊戲的型式,帶荳芽去經歷。

比如說,我希望老師每學期帶荳芽讀一本中國或世界的古典文學名著。

第一個學期的第一本書,我選了
【西遊記

之所以選擇【西遊記】開始,主要還是因為這個故事好玩,孫悟空會變來變去,對孩子有吸引力。我也要求老師要以章回小說說故事的方式,每天說一小章節給荳芽聽,一個學期內說完這個故事。

之前的Annie跟後來的Christine每天都在四點左右,和荳芽出去庭院,一邊喝茶吃點心、一邊說孫悟空的故事。一年級結束時,荳芽已經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,讀完【西遊記】、小婦人Little Women】【愛麗絲夢遊仙境】

荳芽很喜歡聽故事,每天期待著跟老師的庭院約會。她完全不知道她已經在上「國文課」了,而且還是古文呢!

如果我們把場景換到學校教室,一句一句的帶孩子讀古文,老師再用催眠的喃喃低語解釋古文的意思,然後威脅孩子說我們等一下講完要考試,一定要專心聽.......

你想,哪個正常孩子會喜歡這樣的【西遊記】呢?

依著這樣的原則,我為荳芽規劃了一個課後的生活學習活動。

每天12點下課,老師去學校接她、走回家,這短短10幾分鐘的路程,我也時常聽她們說起各種有趣的見聞。回到家後,荳芽和老師一起把我早上準備好的飯菜熱過、一起吃中飯,之後,洗碗收拾,吃水果、休息一下。荳芽開始寫學校的功課,之後,便開始了她每天的課後活動......

我以月為單位,每個月定一個主題,請老師依著這個主題找書或活動帶荳芽進行深度的了解、思考。

比如這個月定的是「認識我們住的天母」,老師就會找很多有關天母的歷史傳說、鄉野傳奇和天母的特殊地理環境,說故事給荳芽聽。

當然,不能只是紙上談兵,還得走出去看。

每個星期五是戶外教學的時間,老師會帶荳芽出去走天母古道、泡溫泉、看古蹟和文物館。用眼睛去看、用手去摸,也用心去感受我們的家的所在──天母。

每個月換一個新的主題。我跟老師在月初就要一起想,這個主題可以做些什麼有趣的活動呢?再做成書面的計畫,帶荳芽去實際執行出來。

有時,老師只是帶荳芽去公園跑一跑、跳一跳;有時,她們會在庭院曬太陽、畫畫.......

生活,是全面的。可以認真一點、也可以輕鬆一下。

我希望荳芽體會:人生,就是這樣,有很多可能。我們所能做的,就是盡量去看、去感動。

去年荳芽才小一,她剛剛要進入大人的現實世界。很新鮮、很好奇,還有點點恐懼。所以,我跟老師花了點心思引她走進來,讓她安心,願意自己去探索。

這一年來,我們看到她長大了、跟以前不一樣了。

看著她,我天天都有新的驚喜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rol54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